权威发布|宏观院举办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时间:2020-10-18设置


2020年10月18日,“以制度建设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第三届全国博士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物理楼举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吴愈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宏观院执行院长郅庭瑾教授、副院长张文明教授,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陈霜叶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曹妍副教授、宏观院院长助理刘皛博士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此次论坛共收到海内外22所高校博士生的53篇投稿。组委会根据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学术写作的规范性、研究成果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三条主要标准,通过多名专家的评审最终选出18篇论文,邀请论文作者到会作专题演讲。



开幕式上,宏观院执行院长郅庭瑾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她首先对线下线上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来宾和同学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宏观院的发展情况以及专项计划博士生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同学们借助本次论坛提供的平台相互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吴愈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作为本次论坛特邀嘉宾分别作博士生导师专题报告。



吴愈晓教授以《社会分层、课外教育于青少年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发展》为题,分析了“公平与效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的矛盾,结合“学校、校外教育与不平等再生产”“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等方面前沿理论,基于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追访数据的实证研究等,对参加课外教育是否存在显著的阶层差异、课外教育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发展、课外教育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会产生什么后果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课外教育的两面性进行了讨论。他认为,一方面,影子教育作为课堂教育的延展有助于成绩的提高,同时,兴趣班对非认知能力有正面作用;但另一方面,课外教育竞争白热化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家庭的物质投入和时间投入负担增加,同时,对教育机会和社会不平等会产生长远效应,可能促成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加剧社会阶层固化的风险。



丁钢教授作《如何促进博士生的自我学术训练》报告,指出博士生教育既是一个人才培养过程,也是一个博士生自我成长的过程。在错综复杂的多学科背景下,教育研究需要深入了解与密切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趋向与前沿领域。博士生应努力丰富自身跨学科学习经历,学会从多学科视角与方法来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从选题形成、问题建构到价值判断等一系列学术研究实践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选择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研究方向,把理论概念与经验研究相结合,努力去开拓一个新的研究议题,并与以后的学术生涯进行连接与延伸。


论坛中,18名博士生分三个场次进行了专题演讲,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赵阳以《参与课外补习有助于中考升学吗?——基于CFPS2010-2018追踪数据的实证分析》为题,围绕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对高中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以及在家庭社会资本影响高中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由于课外补习的强势介入,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作用机制已发生转变,课外补习参与和学校质量在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机制得以验证。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马银琦在题为《学术履历对教育学者实证研究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2015-2019年核心作者的分析》的报告中,基于普赖斯理论筛选出685位核心作者,对履历信息进行搜集与编码,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教育学者实证研究产出的学术履历因素,建议鼓励培养与引进具有跨学科背景和国际视野的教育人才,加快师范院校教育研究范式向实证研究的转型,适当提升对年轻教育学者的学术关注度。


北京大学博士生金文旺从资优高中生创新能力培育的视角对当前高中学校学科奥赛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高中学校学科奥赛培养模式的特征,探讨了这种特征对资优高中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认为学习自主性越高,机械练习越少,校外经历开放性越强,奥赛与高考越能兼顾,奥赛训练经历就越有利于资优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曹宇新进行了题为《政策网络治理模式下的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优化——以“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为例》的报告,通过总结“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政策网络的有效治理模式,吸取其经验启示,在结合民族教育政策特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优化构建政策网络治理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生罗娜的《中国父母与祖父母协同教养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关系》报告,认为父亲比母亲报告更多的贬低、分工和对伴侣教养的认同;(外)祖父母报告更积极地协同教养关系,更认同肯定父母的教养;越积极的协同教养,青少年的行为问题越少;在青少年年龄越大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父母之间的协同教养一致性。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张莹在《社会支持系统论视角下博士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基于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分析》的发言中,建议以“师生关系”为核心,构建博士生心理支持的微观管理系统;以“科研支持”为重点,构建中间系统支持;以“平衡生活工作文化”为基础,辅之以心理健康咨询体系,构建外层系统支持;以“读博动机”为关键点,选拔学术志趣型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崔璐以《疫情期在线教学的挑战与应对: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为题,就抗疫期间在线教学面对的挑战,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应对在线教学挑战的逻辑起点与逻辑框架,围绕“怎么互动”“与谁互动”“互动什么”梳理了技术逻辑、角色逻辑和内容逻辑,进而提出: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要更加智能化;在线教学的互动者角色应更专业化;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选教学内容等应对措施。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严凌燕以《一流高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策略与启示——以多伦多大学为例》为题,分析了多伦多大学建立全方位突发事件管理制度,依托数字化技术保障教学科研使命的持续履行,协同多方力量为公众提供专业服务以减少突发事件潜在危害等做法,并围绕人身安全和组织目标实现,提出健全我国高校突发事件治理体系、发挥学院系所科研优势、完善信息沟通平台等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袁卫以《潮流逆转与观念重塑:美国大学表现性评价招生政策的理念、框架与启示》为题,从美国大学招生表现性评价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设计理念与实践框架、实施效果四方面出发,对该项政策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发现表现性评价招生政策受美国社会民主化潮流和公共治理浪潮的推动,重塑了美国大学招生政策改革以实现科学选材和维护社会公义为目标的观念。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姚昊、熊亮州等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的分析,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和倾向得分匹配估计(PSM)探究了民办学校是通过生源“筛选”机制还是学业“培优”手段获得学生成绩的相对优势。研究发现,民办学校很大程度是依靠生源“筛选”机制取得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对优势。该研究建议在规范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发展的同时,督促公办学校“提质增效”;进一步制定引导性政策,助力民办学校实现内生性改革,以办学质量博得家长的青睐;打通学校办学水平与家长感知的信息渠道,引导家长对子女教育作出理性选择与合理规划。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高翔以《家庭背景、家长参与和初中生影子教育参与——来自 CEPS2015 数据的经验数据》为题,通过结构方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家长参与和影子教育参与的关系。研究发现:家长参与是学生参与影子教育的强大推手,家长的积极参与强化了影子教育参与;家长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影子教育参与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建议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恰当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刘雨航以《面向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学校治理的情感转向》为题,立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土学校治理实践,对我国学校情感治理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具体路径进行探讨,指出在后疫情时代,“人”被推向“社会秩序-不确定性”这对张力的中心,情感作为“人”的固有属性同样也是不确定性的根源之一,正在成为学校治理乃至社会治理的重要转向。



厦门大学博士生徐东波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分析了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认为多源流理论在高考政策的分析中体现出较好的切适性,指出推动新高考改革的三大源流。该研究基于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外部环境对新高考改革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完善,指出新高考改革的动力分为问题、政策、政治、外部环境四类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蒋帆等基于政策注意力配置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国家政策话语追求怎样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以2000-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维度、过程维度、要素维度等探究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注意力配置格局及其存在的决策偏差。研究提出了树立“时代观”与“未来观”以创新政策注意力配置,优化政策注意力配置结构以凝聚坚实的政策合力,跨期动态配置政策注意力以实现向优质均衡的渐进过渡等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杨鹏以《高校教育惩戒中学生参与权的实现》为题,就目前高校教育惩戒过程中存在的对被惩戒学生参与权保障不力、对其他学生或组织参与权重视不够等现象,分析了高校教育惩戒中学生参与权的意蕴、正当性以及实现困境,认为应从教育惩戒中学生参与权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着手,注重保障教育惩戒规章制度制定中的学生参与权以及教育惩戒实施中的学生参与权,不断提升学生参与意识与能力,建立健全侵害学生参与权的救济制度。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姜蓓佳基于政策要素与政策工具二维框架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的变迁历程与发展特点,对1985年高职地位正式确立以来涉及考试招生的53件政策文件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高职考试招生经历的“事业初创、建章立制”“适度改革、制度完善”“制度深改、内涵挖掘”“统筹改革、模式升级”四个阶段,建议更加注重政策工具的协同性和丰富性,继续破解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制约。


天津大学博士生张双志在以《教育治理结构创新:区块链赋能视角》为题分析了区块链赋能教育治理结构创新的逻辑理路、技术逻辑、风险挑战、政策选择等,指出基于区块链赋能的教育治理结构创新不仅是形塑“以学习者为中心”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框架,也是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并从算法治理、组织治理与法治治理等维度对相关公共政策选择进行了阐述。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潘士美在以《后扶贫时代贫困学生扶助路径研究——基于“关系主义”视角》为题的研究分析中指出,“关系主义”为后扶贫时代分析相对贫困的“个体感知”和“多维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认为贫困的出现是贫困个体在社会结构、文化和心理等诸多复杂情境中的互动关系发展不充分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现象,需要立足多元正义审视贫困,推动多样化教育资源倾斜,强化贫困生文化适应,依托社会情感课程和活动营造综合育人环境,筑牢扶贫社会关系网络。



《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主任林岚,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育学系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评论》英文刊执行副主编陈霜叶教授,《基础教育》执行主编张国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董轩,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曹妍、副教授李琳琳等对博士生专题演讲进行了点评。点评专家们对在本次论坛发言博士生们的研究态度、问题意识、研究选题、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每一位博士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建议。点评专家们还就如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范表达”“树立明确的价值判断和立场”“提高理论基础的适恰度”“强化实证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融合发展”“区分路径研究与政策研究范式”“做好理论、政策、实践三方面研究互动”等进行了现场指导。专家们的建议和指导给予了在场学生深刻的启发。



闭幕式上,张文明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小结。张文明教授从“马克思关于社会冲突(公平与阶层)”“帕森斯关于社会均衡与功能介入”“马尔萨斯关于资源分配与人口”“马克思·韦伯关于科层制”等社会科学经典问题研究视角,对“教育问题是什么”“教育学的普适性:如何想”“教育学的特殊性:如何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启发同学们在“他者思想与自我观点的理论对话”“现象表征与真实事实的方法建构”“特定情境与可行性探索的制度讨论”中呈现教育问题,更多地用自己的体验去实证研究,感受研究的乐趣,实现研究能力的提升。


论坛向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入选论文奖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宏观院专项计划博士生罗枭、许环环、魏晓宇、李茂菊、徐迅、王雅姝主持了本次论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