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在分论坛一“新时代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专题论坛上的发言全文
【要点】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恽敏霞发表了“新时代教师培养和发展现状与机制建设”的主题演讲。她指出,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教育质量的标志性指标;新时代教育改革需要对现有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变革,职前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需要建立多通道成长的体制机制保障。
【发言全文】
今天主要讲三个观点。第一,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区域教育质量的标志性指标。第二,新时代教育改革需要对现有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变革,职前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第三,我们要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需要建立多通道成长的体制机制保障。
教师培训过程中一直有对专业素养结构化的表述,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以及身心健康。影响教师发展的一般有三个因素:一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自信、职业合作与竞争、认识自我等;二是教师的教学反思与交流;三是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方式。我个人将师德归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民道德,作为一个教师首先是普通公民,应该遵守一个普通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第二层次是职业道德,即有职业特点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第三层次是专业道德,即作为专业人员,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专业理解。有研究表明,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从入职到退休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教时间的0-4年,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恪守专业道德,依从性的道德学习;第二阶段是从教时间的5-16年,阶段特征是向认同性道德学习的过渡;第三阶段是从教时间的17-21年,阶段特征是完成认同性道德学习,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第四阶段是从教时间的22-27年,阶段特征是向信奉性道德学习转化,开始内化专业道德的价值;第五阶段是从教28年以上,阶段特征是稳定的信奉性道德学习。
要应对现在的教育改革,就要改变教师队伍结构,而改变教师队伍结构最重要的环节是职前教育。大家可以看一组数据,上海市现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45884人,其中中学教师54962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98.83%,拥有高级专业职务的占比18.01%,年龄40岁以下的占比55.97%;小学教师52321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76.28%,拥有高级专业职务的占比2.11%,年龄40岁以下的占比57.53%;幼儿园教师38601人,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68.16%,拥有高级专业职务的占比1.71%,年龄40岁以下的占比73.67%。从毕业院校来看,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占比58.82%,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的31.57%。现在,上海市闵行区教师总数有16629人,其中在编在岗教师数14962人,男教师占比18.38%,女教师占比81.62%。这样的情况背后有非常多的原因,我觉得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我们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对教育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要求跨学科,但现在职前教育跨学科的培养还很弱。
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需要建立多通道成长的体制机制保障。一是系统设计,搭建教师专业发展通道。闵行一直在尝试推两个“特”的成长通道,一个是特级教师成为学科教学专家;一个是特色教师成为课程专家。从区域层面上,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发展通道,系统设计搭建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导师、伙伴、研训一体化、教师成长案例研究、校本研究、国际交流研讨等。二是分层分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闵行区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纳入到区的教育人才计划,建立了一系列的培训团体。我们有36个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有6个名师工作室等等,让它有特殊的研修群体。三是项目驱动,培育一支特色教师队伍,除了本学科教学以外,还要将眼光放的更远,以一些课程作为抓手,让教师逐步把视野打开,把知识的结构打开。借助信息化手段,使教师整个管理升级换代。
这是作者于2018年5月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论坛”暨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研讨会分论坛一“新时代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专题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