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处长李蔚在分论坛一“新时代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专题论坛上的发言全文
【要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处长李蔚发表了“上海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思考”的主题演讲。她指出,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未来,人才断层将带来非常严峻的形势。如今上海高校青年师资队伍面临着整体人才政策与外省市相比不具竞争力、吸引力,外部生活环境与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初期不太匹配等问题。上海要直面这些问题,加快出台政策,包括:健全人才计划的支持体系;提高人才计划的支持额度,扩大支持范围;努力搭建人才引进的平台,助力高校人才的引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快一流人才的成长;职称评审权下放;优化环境,解决高校人才的后顾之忧等。
【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改革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上海也将尽快推出“1+3+X”的文件,1是市委市政府出一个实施意见;3是支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师德师风的文件;X由若干小文件组成,包括高校人才计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今天我的发言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小切入点,即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很大压力。从基本数据看,上海高校共有专任教师4.2万名,从2011年到2016年,高校教师35岁以下的比例从35%降到了20%左右,这说明上海不被年轻人看好且引进教学科研人才的政策不具备吸引力。分析原因,一是外省市不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育力度,如广东省刚出台的博士后政策把生活补贴每人每年提高到了15万元,是业内公认全球排名前200高校的海外博士后每人每年30万元;二是上海整体人才政策不具竞争力和吸引力,而且房价畸高等外部环境与青年人才的职业生涯初期不太匹配,使青年教师在本身教学科研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又额外背负了家庭、生活等后勤保障的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究了一些措施。首先,要认识到青年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青年人才代表着高校的未来,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助力,培养青年人才“性价比”更高。同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一是健全人才计划的支持体系,打造人才的蓄水池;提高人才计划的支持额度,扩大支持范围;加强各部门的协调统一。二是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加快一流人才的成长,强调团队成员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不少于2/3。三是多途径搭建人才引进的平台,助力高校人才的引进。如海外招聘,组织国际青年论坛等。四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激发活力。如职称评审权下放,提高高级职称的比例,实施教学激励计划,提高绩效工资等。五是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解决高校人才的后顾之忧。比如购房、租房补贴,落户,医疗特需等。
高校要打造一个优良的人才发展生态,以激发青年人才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创新优势,增加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切实加强高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制定切合实际的高校人才发展规划,统筹处理好培养和引进、当前和长远、本市需要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求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注重于打基础、利长远,把握好引才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优先次序。
这是作者于2018年5月1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论坛”暨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研讨会分论坛一“新时代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专题论坛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