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金慧:技术促进教育创新 ——2017年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分析

时间:2017-06-21设置

                                本期为大家推送金慧副教授的演讲报告 





金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的邀请,回到母校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的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两年来,一直关注世界各国在技术促进教育创新方面的改革,包括对美国、欧洲等十几个主要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政策追踪,也包括一些著名的国际组织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政策研究。我今天的报告是基于美国最新的2017年2月份发表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所做的分析。


这份报告来自于22个国家78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得出最有可能在未来5年影响高等教育的关键趋势、重大挑战以及重要进展。所有的主题都围绕技术将促进高等教育而展开。该报告持续了15年,而且影响力逐渐显现,尤其在近几年我们国家对报告的关注度也非常高。


它几个系列的报告在15年里已经超过2000名专家参与,并且每年都会有三分之一的新成员加入,而且这些专家的筛选也是非常严格的。专家最初都会获得相关的的背景材料,也能获得去年所有的选题被选出来的过程文件。所以专家在这样的背景材料的研究的基础上,每个人以独立的视角首先进行一次在线的主题添加,添加之后每个成员根据添加的总集合,对内容进行筛选,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权重和排序分类,这是中期阶段。最后通过专家的几轮筛选之后,会得出排名靠前十几位主题,这些主题由专家小组成员最后进行讨论确定排名,所以它整个的过程实际上还是严谨的。


今年报告的主题,可以归到六个大的主题范围内:


1

第一个涉及到技术的准入性和它的便利性,也就是怎么可以体现高等教育的教育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


2

第二个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创新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3


第三个是高等教育如何能够促进和丰富真实的学习。


4


第四个是由于现代学习分析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在追踪和评价相关的证据如何获得以及如何使用。


5


第五个是来改进和促进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数字素养。


6


第六个是数字的流畅度,包括老师和学生如何能够更好的使用技术本身,也包括技术如何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在6个主题的范围下,它是被归纳为18个大的主题,包含了三个主要的方面,也就是关键趋势、重大挑战和技术进展。我下面会针对每个环节会做稍微详细一点的说明。


首先是关键趋势。关键趋势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7年5年时间,这样17个主题是被轮次提到过,所谓短期指的是两年以内可能会有重要的发展的一些内容。中期表示的是三到四年以内,长期是五到六年。


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它有一些主题是从2012年一直到2017年都有被提及的,比如说混合式学习。还有一些主题在早期的时候曾经被提到过,后面不再提及,比如说泛在学习,不过也以其他的方式体现了。后面提到的在线学习还有后面提到社会媒体的应用,都与泛在学习有相关性。专家就是在17个主题中,经过讨论最后获得在2017年今年它得出来的发展趋势。


长期趋势之一是推进创新的文化,是在未来4到5年中可能会影响非常重要的举措。另一个是深度的学习方法,去年还是中期的趋势,在今年报告中,专家们把它确定为长期趋势,其实今天上午很多专家也都提到了怎么样让学生能够为了未来的成功而准备学习。深度的学习方法包括基于项目基于挑战探究,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深度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21世纪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等。采用的策略就是充分的利用技术手段能够创设真实的社会环境,包括前两年多次提到创课的空间和创课的实验室等等,开展真实学习。


中期趋势之一是日益关注学习测量,去年也提到过,也是从短期变为中期的影响趋势。关注学习测量,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能够更好的使用在线学习分析的技术,了解学生对在线学习环境和材料的交互的方式,进一步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学习分析技术未来可能更好的适用于个性化学习,更好的监控学生学习的效果。另一个中期趋势是重新设计学习空间,刚才有专家已经给我们看了50年代美国的教室和他们现在的教室,这个也是我们要提倡的,采取移动性、灵活性和多种设备来支持的基于项目讨论、交互并且进行远程协作的学习空间,它可以更好的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跨学科的解决问题,也能够使我们的学习具有更多的个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短期趋势之一的混合式学习是在新媒体联盟报告中唯一连续五年提及的关键趋势,而且其实随着连续几年的发展,包括国内在内我们对混合式学习的认识程度逐渐提高,包括翻转课堂、虚拟实验在内的多种混合形式也日益普及,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关注混合式的教学到底对学生产生的真正的影响可能急需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另一个短期趋势是协作学习,尤其是云服务平台、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撑。


第二大方面是重要挑战。技术在促进高等教育变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非常多,表中是连续五年以来提到的关于高等教育在技术促进教育过程中或者融合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一到两年内如果努力可以解决的挑战是提升数字素养、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艰难的挑战认为要花三到四年的时间,更加严峻的挑战要到五到六年。


数字素养的挑战主要因为核心概念界定不清,对教师和学生的数字素养达到什么样层次没有标准。建议是评定评估体系要建立完善,并且能够确定如何来培养教师的数字素养。


可解决的第二个挑战是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非正式学习已经越来越多,但是它也存在非常大的挑战,比如说学分认证,我们在MOOC上学习的学分能不能进入高等教育的体系里面,如何来认证?因为在认证和计量非正式学习成果的时候我们有各种顾虑,比如说它是不是真实的,这个成果是不是能真实反映学习等等


第三个挑战是成就差距,这里的成就差距主要是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以及其他弱势群体,由于背景不一样,跟来自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相比,它可能有一定的成就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获得资源的公平性问题,并且高校也缺乏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教学体制。所以要促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并且高校还应该有更加灵活的符合个性化学习的计划。


第四个挑战是促进数字公平,数字公平强调的是在进入互联网使用数字工具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不平等性。比如说有一些地区还是不能很好的使用WIFI,也由此带来对在线资源的使用的不公平性。


第五个挑战应对知识老化,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感,很多软件的更新换代很快,往往过几年就发现要重新学习。我们在推广一些新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时要考虑到这些技术的更新换代,老化和淘汰的可能性。


下一个挑战是教育者的角色,重新思考教师的责任,要更多充当指导者的责任。


最后是技术进展。自适应学习技术在未来的一到两年,会在大学教育中使用的比较普及。这里面提到下一代的学习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已经非常普及了,下一代的学习管理系统强调更多的交互性,能够更多的模块化,并且智能性能够进行学习分析。未来四到五年中,可能会在教育中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是人工智能和自然用户界面,这些技术不单单会影响未来的教育,甚至可能我们教育本身就是来研究这些技术的主要土壤。


结合前面的,未来技术创新的高等教育,到底有哪些可以谈到的重要的议题呢?大约有十个。


这些议题包括:

(1)学习方法的改革势必会推动高校组织文化的转变,高校应该成为促进新兴思想交流、帮助学习成功和激励教学创新的中心;

(2)高校是支持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重要场所,需要提供与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训练和更真实的学习经验;

(3)协作是衡量有效解决方案的关键,实践社区、多学科领导团体和开放社会网络有助于相互学习并从中取得进步;

(4)尽管技术和在线学习材料已经普及,但是获取途径仍然不平等。差距仍在世界各地存在,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民族和性别等差异阻碍了大学的完成率;

(5)个体学习过程的评估变得更为重要,自适应技术和学习测量除了使学生的学习经验更个性化之外,还可以推动教育机构进行决策制定;

(6)数字领域的顺畅不仅仅是理解如何使用技术,而应关注对数字环境的深度认识、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与他人共创数字内容的能力;

(7)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和混合学习成为高等教育重要学习模式;高校需要研究整合这些模式;

(8)学习生态系统必须足够灵活来支持未来的各项实践,未来的学习管理系统应该更为开放、便于组合;

(9)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用户界面发展,高校成为将这些新技术用于支持学习的孵化基地;

(10)终身学习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源泉,各级教育机构需要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有充分认识。


结合前面的一些趋势和我们对未来高等教育议题的思考,对未来的高等教育的思考简单说有这样四个方面。


1


第一个是技术如何能够在促进公平的层面上能够有更多的作为,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成功,当然这个成功不仅仅代表着就业,更代表是它对未来的关键技能的养成。


2


第二个我们学习如何能更关注到学习个体,包括在线学习的体验,能够有更多的个性化。


3


第三个我们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如何对培训进行顶层设计。


4


第四个怎么来优化学习的方法。最后我想总结一句,其实所有的教育改革,尤其像这样技术促进教学和教育的改革,虽然从顶层我们可以做,但是顶层的规划是特别重要的。在这样几个议题下,每个层面都需要有一些顶层的设计和规划。


最后谢谢大家。


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峰论坛

  

2017年5月12日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嘉宾演讲报告权威发布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