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

时间:2017-05-23设置

5月1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承办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30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高校师生齐聚丽娃河畔,围绕国家教育现代化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话题,共同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交流总结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经验,迎接即将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出席论坛并致辞,副校长李志斌担任开场主持。童世骏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并期待各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水平,共同助力国家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作开场报告


本次论坛共邀请11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作为开场嘉宾作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的报告。瞿振元指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但依然存在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比较功利,办学形式比较单一、满足群众多样化办学需求的能力不足、服务创新型国家的水平不高,绝大多数的高校还很稚嫩等“明显不足”,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做好长期努力工作的准备。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并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高校人才管理与评价制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开放与合作,力争成为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成员,形成多样化、开放性、协调性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我校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作主题演讲


我校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做了题为“育人能力是大学的核心能力”的演讲。他认为育人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小众的精英教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整个世界的知识发展状态、社会发展状态完全呈现出崭新的景象。在此背景下,要树立以下人才培养的理念:第一,在学校、专业、课程等方面,让不同能力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第二,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素养、管理办法等都需要革新,目的是培养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第三,在研究当中学习,让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融合到一起;第四,让学生学会学习以保障未来持续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高;第五,通过活动育人增强人的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的有效途径。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作主题演讲


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做了“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今我国大学无论是整体建设还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都被很多无形的网笼罩,生成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的现象,比如有“唯学科”与“被学科”的现象、跨学科与“倒插门”的现象、“象牙塔”与“鸽笼”的现象等。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我们讨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准确认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与特殊性;第二,我国高等教育历史的断裂与异化。第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钟摆现象。关于学科建设,需要明确一流学科不是一级学科。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作主题演讲


在“理念与策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的主题演讲中,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小洲阐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态与常见的几种观念。他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从层次、内涵、难题、策略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层次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表现形态,有表层和深层的国际化之分。第二,从内涵上看,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第三,教育国际化的难题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理念上需要协调国际化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思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类型、质量内涵,及规模、类型、质量的不同组合方式。第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策略,包括前瞻设计、整体推进、延揽英才、中国特色四个方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哲学的思考,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思考整体多样性与多元性问题。应该建立英才汇聚的中国特色体制,使人才向中国齐聚。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林梦泉作主题演讲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处长林梦泉代表王立生主任作主题演讲,围绕“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学科评估”,阐释了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关系,以及一流学科水平评估对一流学科建设的作用。提出一流学科评估特征:首先,区别于合格性评估,一流学科评估属于水平评估,强调选优和绩效,有利于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第二,一流的学科评估,要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体现中国特色,展示国际影响。第四轮学科评估作为的一流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学位中心广泛调研凝聚共识,突出体现以下特征:第一,评估理念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第二,立足国情和学科特色,设置分类指标体系;第三,强调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采用三维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第四,改进师资队伍评价方法,不简单地“数头衔”,而采用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第五,采用社会服务贡献指标来引导学科建设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同时,邀请国际专家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研究学科国际影响力。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作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作为下午的开场嘉宾作了“中国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主题演讲。他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重要的体现是教育现代化。他认为教育现代化需要三个全面现代化。第一,人的全面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提高人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人力资源的全面现代化,促进人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第三,人才的全面现代化,促进人的创新、创智能力,提高创新水平,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人才队伍,既包括世界级的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这就包括知识、技术、人才、文化以及产业。


我校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郅庭瑾作主题演讲


我校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郅庭瑾做了题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愿景与政策取向”的演讲,她首先介绍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内涵,用微视频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对中国教育2030的畅想,分析了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政策取向。她认为,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坚持五个方面的政策取向:第一,理念先行,完善政策环境;第二,权利优先于功利,秉持政策价值;第三,有法又有天,在依法治教的基础上遵循政策规则;第四,教育者(家)参与决策,加快智库建设,开放政府数据,凸显政策的专业化;第五,从单一政策转向综合政策,加强横向和纵向的政策协调,防止政策之间的相互抵消,强化政策供给改革,超越项目式政策安排,构建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炬明作主题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炬明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他从如何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型角度,阐明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事实,而是要训练他们的大脑如何思考。他建议在教学、技术、培训、研究、组织、领导等方面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作主题演讲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围绕“2030年中国将回归世界教育中心地位”进行主题演讲。他提出,未来中国要建立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教育和教育体系,承担一个教育强国的国际责任,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领者,通过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并改变教育投资结构,推进“双向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理论与模式的影响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金慧作主题演讲


在“技术促进教育创新——2017年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分析”的主题演讲中,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金慧介绍了她基于美国2017年2月发布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所做的分析。她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展望未来高等教育,提出学习方法的改革势必会推动高校组织文化的转变,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和混合学习成为高等教育重要学习模式,未来的学习管理系统应该更为开放、便于组合,高校成为将这些新技术用于支持学习的孵化基地。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作主题演讲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思考”。张珏提出,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促进思想变革,充分认识和确立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功能、新地位,形成行动指南;突破瓶颈制约,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指导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模式创新,根据不同规格类型人才培养客观需求;实现多元供给,真正利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形成高等教育供给多元化;实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促进各个地方的高等教育立足于服务地方发展需求。


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副秘书长叶之红和华东师大社科处处长吴瑞君担任主持人。论坛就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深入探讨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方法路径。各位专家学者展示分享的研究成果、前瞻思考,代表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图|刘金玉 潘晨华 王星钥 

文|刘金玉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峰论坛

  

2017年5月12日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嘉宾演讲全文请详见接下来每天推送的【权威发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