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情动态|宏观院举行“上海高考改革问题”高中校长圆桌会谈

时间:2017-07-07设置

        2017年6月29日上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举行“上海高考改革问题”高中校长圆桌会谈。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晋元高级中学校长季洪旭、上海第一中学校长朱立宏、上海市第四中学校长杜育敏、上海市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校长潘建荣等受邀就本次上海新高考改革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宏观院副院长朱益明和郅庭瑾共同参与讨论,郅庭瑾主持了会谈。

        郅庭瑾首先介绍了宏观院作为国家智库建设的定位与目标,以及本次会谈的背景与目的。与会校长就各自学校在本轮新高考改革中取得的成效及遇到的突出问题展开讨论。尤其就高中选科、评价方式、资源配置、学生发展、教师压力等方面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情况。校长们一致肯定了本次高考改革是有史以来酝酿最为充分、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改革。指出“分类考试,多元评价,综合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发展、优势智能以及与自己志向兴趣相匹配的学科,同时能够在自主选择中增强责任意识。这有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以及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强调高考改革应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推动招考体制贯通、指导学生合理选择、保障资源配置充足。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表示,改革方案中“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综合评价,参加统考”的设计初衷在于多元、公平地选拔人才,但综合评价暂无规范的评价标准。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指出,目前的“等级划分”方式存在技术性问题,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晋元高级中学校长季洪旭认为,选择的多样化应基于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建议政策制定者尽快颁布《中学生生涯课程标准》。上海第一中学校长朱立宏认为,应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实用主义倾向,考虑选择设计的科学性以及选择群体的差异性。上海市第四中学校长杜育敏认为,新高考制度在执行中,应该兼顾教育情怀、核心价值、以及评价工作三方面的协调。上海市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指出,在高中选科和走班制度实行后,学校普遍存在师资编制不足、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等需要跟进解决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校长潘建荣用案例说明新高考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博弈,制度设计与“推行素质教育”的本意还需要进一步契合。


朱益明肯定了各位校长在解决高考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表现出的智慧,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发现优秀案例,共同推动上海高中教育的发展。郅庭瑾最后表示,将根据各位校长的意见和观点,分类汇总并研究不同类型高中在高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客观反映上海高考改革“先行先试”的真实情况,为更加科学合理的高考改革制度设计建言献策。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