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情动态|宏观院举办智库内涵建设系列讲座(1): 荣跃明谈“权力、话语与立场差异——学者如何介入政府决策”

时间:2017-11-22设置

智库内涵建设系列讲座第1季

“学术研究促进政府决策的路径与方法”简介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诉求下,政策作为国家实现特定发展目标的工具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有效的政府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研究和扎实的证据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大学学者为政府决策提供学术支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决策与学术生产的差异、研究者和决策者在观点立场和话语体系上的不同,制约着学术研究介入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系列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联合举办,汇集决策咨询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从理论到方法系统阐述学术研究如何促进政府决策,帮助广大学者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建议,推动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提高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


2017年11月17日,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举办智库内涵建设系列讲座第1季“学术研究促进政府决策的路径与方法”的第1讲,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以“权力、话语与立场差异——学者如何介入政府决策”为题进行演讲。讲座由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晨晖学者刘皛主持,文科发展中心主任费斌,《高校智库专刊》编辑室刘进等出席。承担华东师范大学智库成果培育项目的专家学者、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和博士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了讲座。

  


荣跃明老师首先通过比较政治精英、商业精英和学术精英三类精英运用权力的不同方式,分析了学术精英如何运用话语对社会施加影响,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参与争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他认为,学者将来源于实践的各种问题通过学术研究转变为系统知识,所形成的各种理论、方法往往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甚至左右社会发展的走向,这是话语的力量,也是学术精英权力运用的路径。



荣跃明老师区分了学术共同体的两种形态——趋同性学术共同体、趋异性学术共同体,指出决策研究更需要形成趋异性学术共同体,即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讨论而形成的群体,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群体。除此之外,还需吸纳政府工作人员参与到决策研究当中。他还区分了学科研究和问题研究,指出前者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问题,以某一学科的学术史、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在学科边界范围里围绕对象展开研究;问题研究则是以现实问题为对象,是一个跨越学科边界的开放研究领域。在决策研究中做问题研究综述比理论综述更为重要。


他分析了人文社科领域不同代际学者的成长道路和学术研究特点,指出青年学者开展决策研究需要增加社会经验并参与到政府决策活动当中。结合决策研究的学术要求,他阐述了学者介入决策研究的路径,梳理了决策研究的不同层次,介绍了开展问题研究的重点,并详细分析了专报撰写的方式方法。


在讨论环节,针对如何开展调研的问题,荣跃明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结合上海社科院的组织管理经验,他回答了如何培养决策研究人员的相关问题。



主讲人简介

荣跃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创新工程“城市文学与文化”首席专家。兼任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骋研究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