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 | 教育实务者与研究者的对谈:区县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0-11-23设置

2020年11月20日下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物理楼三楼多功能厅举办第26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沙龙采取教育实务者与研究者对谈的形式,邀请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系主任胡耀宗教授、宏观院副院长张文明教授围绕“区县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对谈,并与现场师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刘皛博士主持沙龙。



王区长从宏观政策如何地域化实施、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地方政府的教育关注以及对教育政策研究的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对于区县教育发展的观点,分享了教育管理工作经验。



宏观政策如何地域化实施?

王区长从自己在闵行区教育局多年的工作经验出发,认为需要做好举旗帜(方向把握)、抓队伍(队伍建设)、管好钱(经费管理)、营生态(环境营造)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握方向,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又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此基础上确保教育管理团队战略方向的一致性,保证教育方向的正确性;二是队伍建设,校长队伍建设要真诚对待每位校长,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设计并实施校长的退出机制。教师队伍建设要让教师能够看到自己发展的未来,并给予其足够的激励与支持;三是经费管理,王区长介绍了闵行区基础教育经费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运作,提出教育经费管理要有教育财务目录的细分方案,明确经费的去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保证资金的安全;四是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生态,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确保行政管理系统内部的团结一致,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建立必要且可操作的校长与教师退出机制。

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王区长以闵行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为例,认为教育改革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队伍建设,好的校长及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基础;第二是技术革新,要在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中充分运用新技术,打造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第三是通过营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生态环境维持改革的系统性与持续性;第四就是保证有质量、有数量的教育研究的开展。

地方政府的教育关注

王区长认为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同时,要抓住教育改革的关键命题,即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是第一要务,与教育投入、资源配置、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等因素息息相关,如何细化政策落地、稳步推进公平实现是地方政府需要关注的问题。教育质量就是要建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他以闵行区中小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积累学生的发展档案,准确把握学生发展情况。王区长认为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机构三方共同聚焦孩子的个性发展,形成合力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对教育政策研究的建议

王区长从国家战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新问题三个方面给予博士生们教育政策研究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议题。例如,教育体系中如何培养高端人才?新阶段的政策研究如何支撑大体量的教育改革?如何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赋予学校资金使用的主动权?在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的弱势问题如何解决?技术变革带来的教育变化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剧变的背景下,教育开放与文化认同如何协同发展?



在沙龙的对谈环节,三位嘉宾交流探讨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体对于学校具体工作的管理与监督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实现数据调查的重要性、及时性、科学性、完整性。在师生互动环节,王区长与同学们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随着区域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基础教育发展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问题;二是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教师负担问题;三是教育决策者面临的两难问题。最后,张文明教授对本次沙龙进行总结。他认为对谈的形式是区域教育过程的实施者、执行者、督导者与研究者之间的直接对话,有利于政策研究者进一步了解教育现实需求,发现真问题,提高政策研究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