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至12月15日,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代表团访问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代表团由宏观院执行院长郅庭瑾带队,宏观院首席专家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杨福义、学前教育系教授姜勇,宏观院院长助理谢童伟、博士后陈佳欣参加访问。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学术事务工作的Alison Fuller,负责国际事务工作的副主任John O’Regan,教育、实践与社会系教育史专家Mark Freeman,全纳教育中心主任Gill Brackenbury,决策与实践证据信息与协调中心主任David Gough,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Tatiana Fumasoli,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经理Fernanda Bowler热情接待了代表团。
宏观院代表团访问伦敦大学教育学院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IOE)成立于1902年,是全球知名的教育研究机构,对促进全球教育领域的学术和政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访问,双方在两年前出访会谈的基础上,深入交流了近两年来在人员交流、项目合作、短期课程、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合作的推动情况,以及未来继续深化双方合作发展的可能性。
12日上午,决策与实践证据信息与协调中心(EPPI中心)主任David Gough在会谈中详细介绍了EPPI 中心的组织构成、运作模式以及该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并表示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基于证据的系统政策评论的研究方法的构建、实践和推广。郅庭瑾重点介绍了宏观院的机构性质、组织架构、研究项目、博士生培养以及政府决策咨询研究等情况,进而提出了与EPPI中心建立定期师生互访机制、政策研究方法系列讲座以及联合研究团队等多项具体的合作建议。
午餐会议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学术事务工作的Alison Fuller指出,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非常期待能够进一步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宏观院的合作关系,从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等多个维度落实双方的合作意向。全纳教育中心主任Gill Brackenbury女士分享了英国特殊教育领域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相关经验,并表示希望能够有机会与中国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交流,更多地了解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成果和经验。教育、实践与社会系教授Mark Freeman在会面中也表示,希望能够在科研合作的基础上和华师大教育领域专家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代表团向三位专家细致地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宏观院近年来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前教育、教育政策、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了未来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科研合作和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的具体设想与举措。
12日下午,由教育、实践与社会系教育史专家Mark Freeman 主持会议,杨福义、姜勇、谢童伟和陈佳欣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分别就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师培养、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等研究成果进行主题汇报,并与到场的多位学者、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此外,郅庭瑾、范国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宏观院的发展情况和优秀人才引进需求。
13日上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Tatiana Fumasoli及其博士生就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并做了三个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报告。杨福义、姜勇、谢童伟与他们共同探讨了相关研究问题,并介绍了宏观院成立的目标、使命以及教育决策系统。双方就未来如何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和需求开展后续的合作与研究进行了交流。
之后,代表团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国际事务工作的副主任John O’Regan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对建立师生互访机制和联合研究课题等内容交换了看法,围绕后续如何深化落实合作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通过此次会谈,双方基于已达成初步共识的合作理念与合作方式,进一步推进合作交流项目的开展和落实,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拓展了国际交流的新渠道,向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师生展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宏观院专家学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为接下来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等国际合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