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情动态|宏观院举行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专题研讨会

时间:2019-03-19设置

2019年3月14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举行“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专题研讨会”。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振峰、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陈珍国、以及三批上海市教委命名的特色普通高中的校长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围绕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等进行了专题研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宏观院院长童世骏以及宏观院副院长郅庭瑾、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系主任柯政、宏观院兼职研究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李伟涛等专家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郅庭瑾副院长主持。



童世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在教师培养和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方面的理论影响与实践经验,并肯定了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意义与影响。


童世骏


郅庭瑾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向与会的市教委领导、区教育局领导及特色普通高中校长介绍了研讨会的背景与目的。


郅庭瑾


杨振峰介绍了特色高中建设的政策目标、管理规划。作为高中评价改革的突破口,特色普通高中建设要发挥鲶鱼效应,内涵发展,打破分层管理,实现分类管理特色发展。


杨振峰


陈珍国介绍了特色普通高中评审与课程建设的相关举措,并指出了目前特色普通高中发展的主要问题。


陈珍国


李伟涛介绍了特色普通高中拓展办学新途径、探索育人模式的制度环境空间。


李伟涛


柯政认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热情,在教育过程多样化上做出了突破。长远来看,高中特色化发展战略的难点还在于打通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在制度设计上实现教育出口的多样化。


柯政


特色普通高中校长们从自身实践出发,提出了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改进建议。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校长周凤林认为特色普通高中尊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是破解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


周凤林


上海市曹杨中学校长杨琳认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落实、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实践。


杨琳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傅松总结法制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经验与现阶段的困境。


傅松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薛志明认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


薛志明


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校长许晓芳总结了学校在特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辐射引领方面的经验。


许晓芳


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校长马淑颖表示上海教委在落实特色普通高中特色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对特色普通高中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


马淑颖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陆杰对特色普通高中的定位与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人员、经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


陆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校长肖英认为特色普通高中是高中教育多样化的重要尝试,对于进一步发挥特色普通高中培养多样化人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肖英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朝晖介绍了特色普通高中与大学资源整合联动的相关经验。


张朝晖


宏观院教育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廷洲回应了校长们关心的教师编制问题,介绍了各地在突破教师编制瓶颈上的几种探索模式。


李廷洲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金松对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做了总结与展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在打破高中分层的固化局面,推动分层向分类体系发展的探索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金松


与会代表从不同视角,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宏观院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和事实依据。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金松、宏观院办公室主任宛姝、成果传播中心主任范笑仙、教育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廷洲、副研究员卢威及部分研究人员一同出席了会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