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 | 宏观院举行博士生科研项目结题答辩会

时间:2019-04-29设置

2019年4月17日下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举行第18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由宏观院“教育决策与政策分析”专项计划的5位博士生围绕2018年博士生科研项目进行结题答辩,宏观院副院长郅庭瑾、上海市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董秀华、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朱军文、宏观院范笑仙和刘皛5位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田贤鹏围绕《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基于两类高校的考察分析》作结题汇报,阐述了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分析基础和结构框架,提出促进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应当基于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的不同发展使命和定位,体现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要求。


李翠翠围绕《“超级中学”创新发展研究》作结题汇报,从研究背景、研究策略、研究步骤、研究成果以及问题与改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对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超级中学”的考试招生制度进行考察。


王森围绕《新高考网络舆情与引导机制研究》作结题汇报,分析了新高考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内容特征以及引导机制,提出在重要时间节点对重点传播渠道采取有针对性的舆情预案、强化主流舆论阵地对新高考舆情的引领作用等政策建议。


严凌燕围绕《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作结题汇报,详细阐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内涵、国内教师绩效考核指标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内教师绩效考核的实施成效,以期为推动中小学教师绩效指标体系的完善、学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刘金松围绕《省域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实证研究》作结题汇报,剖析省域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释省域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优化的可能性及其依据,提出优化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老师们对每位同学的结题报告进行了点评,提出应在扎实的理论积淀和方法学习基础上,结合现实去发现可以研究的真问题,并为每位同学后续可深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老师们指出了传统学术研究和决策研究的差异,希望博士生们能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思维的训练,寻找合适的角度把研究拓展到政策和决策领域,实现学术研究与决策研究的有效转化。最后,老师们为通过结题的同学颁发了结题证书。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