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 吴瑞君:中国学龄人口增长变化趋势的区域差异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时间:2019-05-20设置


本期推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吴瑞君在中国教育发展论坛2019“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发言全文


要点: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吴瑞君发表“中国学龄人口增长变化趋势的区域差异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主题演讲。在“低生育、老龄化、城镇化、高流动”的基本人口背景下,我国学龄人口增长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未来我国受教育人口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学龄人口总量将波动状地进入持续负增长。区域差异受“人口高流动性”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受教育人口“塌陷式下降”显著。城乡变化受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城镇学龄人口规模“先增后降”,农村学龄人口呈单边下降趋势。面对以上新机遇新挑战,一是要加深认识人口均衡分布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相互关系,二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人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发言全文】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中国学龄人口增长变化趋势,通过现在和过去的比较看一下未来人口区域以及城乡变动的背景下,教育资源配置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我国学龄人口增长变化的总体趋势;二是学龄人口增长变化的区域差异;三是学龄人口增长变化的城乡差异;四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关思考。

从人口学视角谈人口变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话,首先要关注当前人口变动的基本趋势。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时代,“低生育、老龄化、城镇化、高流动”的发展态势构成了2020-205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人口背景,决定着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时空结构。十九大讲社会矛盾的转型,在教育事业主要的表现是人们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需求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我用的数据来自浙江大学尹文耀教授团队追踪多年的成果。通过构建城市化和多参数、多地区、多人群综合的随机人口预测模型,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我国分城乡及分区域(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将3岁、6岁、12岁、15岁和18 岁,作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入学的起始年龄, 据此分析得到2020-2050年我国分城乡和分区域的受教育人口的变动状况。

首先来看我国学龄人口增长变化的总体趋势。一是未来我国受教育人口数量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二是学龄人口总量将波动状地进入持续负增长。中国“21世纪最重大的人口事件”是人口负增长时代,将在2027年前后出现。2020-2035年,各级学龄人口跌宕起伏很大,2035年之后转入各级学龄人口全面(不同程度)负增长时期。三是各级学龄人口增长变化呈现很不均衡的起伏,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面临新的挑战。

其次来看区域差异,分成东、中、西部来看,受“人口高流动性”的影响,东中西部受教育人口的变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受教育人口“塌陷式下降”显著。东部地区的学龄人口占比将由2015年的36.67%提高到2050年的47.66%,各级学龄人口在东中西部的分布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各级学龄人口的增长变动具有明显差异。例如:2020-2025年间,东部小学学龄人口增幅明显大于中西部,而初中学龄人口跌幅明显小于中西部。2025-2030年间,东部初中学龄人口增幅明显大于中西部。

再来看一下城乡变化,受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城乡受教育人口规模变动趋势不同,城镇学龄人口规模“先增后降”,农村学龄人口呈单边下降趋势。城镇学龄人口占比将由2015年的51%提高到2050年的75%。各级学龄人口的增长变动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例如:2020-2025年间,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人口的增幅,在城镇分别为43.44%-4.17%12.71%,而在农村分别为-6.13%-22.26%-1.13%2025-2030年间,初中学龄人口在城镇将增加63%,而在农村则为负增长。在学龄人口分布和教育资源配置重心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不可忽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思考。

一是未来学龄人口增长趋缓并将转变为持续负增长使教育资源配置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低生育率在短期和长期对教育资源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所不同,教育资源存量变动是对生育率演变的现实响应。低生育趋势使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于如何加快实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使每个家庭的孩子普遍享有优质教育。2020-2035年,是优化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区域和城乡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区域和城乡均衡发展战略,必须更加体现教育优先,实施教育优先的高质量均衡发展战略。

二是加深认识人口均衡分布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相互关系。高流动性对区内及区际的影响有所不同,省际和区际的高流动性显著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高流动趋势使教育资源配置结构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于——流动人口教育的公平性,教育资源余缺难以调剂,应关注高流动背景下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区域格局,使教育资源配置既适应高流动趋势,又有利于改变过高的流动性。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既要适应人口迁移流动和分布变化的客观趋势,也要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流动和分布的均衡发展。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利用受教育人口增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分阶段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人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关注中部地区人口空心化现象,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协调,加大对教育投放,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关注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2010年前后,中西部向东部的人口迁移流动规模由之前30年内的持续高增长逆转为明显下降,其重要原因在于农民工回流返乡增加。如何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均衡配置,促进人口迁移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摆上更加重要的日程。

谢谢大家。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