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李廷洲 杨文杰 李婉颖: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时间:2021-02-15设置

编者按: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李廷洲、杨文杰、李婉颖撰写《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依托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化展开深入研究。文章刊发于《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李廷洲: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杨文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博士后

李婉颖: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科研助理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人力、物力、财力与科研创新层面,长江经济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多积聚于长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表现较弱,各省市高等教育资源仍存在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不健全、资源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度不高、缺乏自下而上的高校主动参与动力机制等问题。未来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空间效应,突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壁垒,充分发挥高校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实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多元参与和跨界合作。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迈入普及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区域之间资源投入失衡、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是一个跨省(市),跨东、中、西部的流域经济体,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1.4%。2019年,长江经济带总人口达到6.02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2.9%,区域生产总值457805.1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6.2%,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7%。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存在巨大的流域经济均衡发展空间和动力。


   2016年3月,科技部出台《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提出坚持以融合为导向,推进科技、产业、教育、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建立要素资源联动机制。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职能。2019年长江经济带普通高校数量达到1159所,占全国高校总量的43%,在校生数量达到14154353人,约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的43%。虽然长江经济带沿线普通高等学校数及在校生数量不断提升,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本区域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分布特征、发展趋势、问题等进行梳理与分析,为未来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打造长江教育创新带,实现高等教育与长江经济带同频共振提供专业支撑。


   高等教育资源是全社会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用于培养高级人才的所有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多数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资源隶属于经济资源,但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属性的划分,主要有三种观点: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高等教育资源基本上属于一种公共产品;高等教育资源是一种混合公共产品。已有研究围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理念、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等主题的较多,但关注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果较少,尤其是着眼区域间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剖析问题、寻求未来发展之策的研究还很不够。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研究并结合专家咨询的意见,对各类高等教育资源指标进行归类,将涉及的180项指标归类合并为包括人口构成、经济基础、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学科资源、科研创新类高等教育资源的分析框架。同时参照《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有关数据指标表述,对部分指标进行修订,得出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科研创新4个维度的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取2013—2019年这一时段,将高等教育阶段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数、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作为4项关键指标,用以反映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并从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方面展开论述。


   二、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一)人力资源整体呈上升趋势,江浙沪、长江中游地区相对富集


   从高校教师队伍数量来看,(见表1)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普通高校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数在整体上呈不断增加趋势,同时存在一定的资源集聚效应。江浙沪和长江中游地区是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数量的相对富集区。2019年长江经济带普通高校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数量达到314293人,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达到44%。江苏和湖北继续保持总量最大省地位,且江苏的增量遥遥领先,约是增量第二的四川省的2倍;贵州、重庆、云南、四川跃居长江经济带普通高校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数增速前列,直接表明西南地区高等教育教师资源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江西省的增量和增速较小,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



  (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人均占有量分布不均,西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差距较大


   在物力资源方面,(见表2)2019年,上海普通高校学生平均可占有价值接近5万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但四川、贵州、云南这一指标的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占有量不到1万元。2013—2019年间,除四川、贵州、云南高校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存在较小波动外,其他各省市在指标水平上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但云南、贵州、四川的高校人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发展速度较为滞后,西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差距较大。




  (三)长三角地区经费资源较为富集,西南地区相对薄弱


   经费资源方面,(见表3)2013—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整体上呈增加态势,增幅在19%~73%之间。但同时,高等教育领域的财力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各省市的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数量差距较大,教育经费分配结构有待优化。从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的支出规模来看,上海的财力资源较为富集。浙江、江西、安徽、湖北4省的教育事业费人均支出增速明显,与2013年相比,2019年增长超过50%,尤其以浙江省增量最为显著,比2013年增长73%,在排序上从2013年的第4位跃居至第2位。同时,也有一些地区的增长速度相对迟缓,如上海和湖南。但与上海事业费人均支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的状况不同,湖南从2013年的前5位置跌至11个省市最后位置。另外,与其他省市相比,除贵州以外的西南地区省市的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增速上,都相对薄弱。



  (四)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江浙沪地区具有绝对优势


   在研究成果资源方面,(见表4)2013—2019年期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普通高校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与2013年相比,2019年各省市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的相对位置变化较小,江苏和浙江发挥存量优势,始终领先于其他地区。江西、云南、贵州的专利授权数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处于相对落后位置,但发展迅速,增速位列11个省市前3位,2019年的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分别为2013年数量的5.9倍、3.3倍和3.1倍。尤其是江西,2013—2019年的专利授权数明显增加,指标排名也从2013年的第9位升至第7位。


   三、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区域一体化机制建设、与产业结构对接度以及高校参与机制缺位等问题仍影响着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各省市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异不仅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区域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保障,奠定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础。从空间分布来看,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2013—2019年,云南、贵州、重庆3省市普通高校数量虽有所增加,但相比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仍处于末位。(见表5)



   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在校生数量来看,2019年长江经济带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生数量达到1218605人,约占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总数的43%。江浙沪一带具有绝对优势,而在西南地区,重庆、贵州该指标的总量甚至不及上海一市的水平。(见表6)


     

   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普通高校综合实力强、教育资源丰富;中游省市高等教育规模较大,但总体实力不强;上游省市虽近年来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受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快速提升。


   (二)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长期以来,跨省合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大难点。九省二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既有发达的长三角区域,也有欠发达的川滇黔地区,甚至还有连片的贫困地区。不同区域的功能区划不同,发展任务和目标也不同,加之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跨区协调与合作难度较大。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探索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快形成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对于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长江教育创新带的发展,配合长江三角洲地区日益凸现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快速构建该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


   长江经济带沿线一些省市不断探索区域一体化合作实践。如2003年沪苏浙两省一市在上海签订《关于加强沪苏浙教育合作的意见》,标志着两省一市政府间关于教育的联动合作正式拉开帷幕。2009年在南京签署《建立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协议》,长三角的教育联动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2012年安徽省加盟长三角教育协作体,标志着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教育一体化发展新版图正式形成。在高等教育领域,实现了高校合作联盟、交换生计划、互认学分等项目的顺利开展。2020年4月27日,重庆市教委与四川省教育厅在渝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的框架协议,推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区域教育在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合作的探索中,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重点不断凸显。但总体上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行政区并未形成整体合作与帮扶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已有活动仅限于部分省市间的小范围合作,或是项目式的工作交流和活动开展。同时由于各地行政区划壁垒、教育管理机制政策差异及评价体系标准不一,缺乏区域间可持续的共享机制和相互衔接的支持体系,更缺乏顶层的规划设计和宏观的战略规划,支撑长江经济带全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三)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度不高


   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重心将会逐渐下移,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凸显现代化、地方化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地方化发展趋势,使得高等教育更贴近民众,能有力地服务于地级市、县(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其中,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联结与协调,是高等教育的学科逻辑导向与应用逻辑导向结合的外在表征。


   从产业结构的特点来看,长江经济带上的产业结构偏“重”、产业布局偏“散”、污染治理水平偏“弱”。产业结构偏“重”,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产业,尤其是云贵川等地,对采矿业依赖程度较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项目密布长江沿线,部分重化工产品产量庞大,重化项目仍采取较为粗放的生产模式,工业能耗、物耗和污染水平居高不下;同时产业布局不合理,“形同散沙”。就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来看,长三角地区具有层次类别齐全的高等院校群落,但高校之间内部竞争多于合作,政策攀比不断出现,资源内耗、无序竞争现象时有发生。相比之下,长江中上游地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比较落后。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部分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还存在不清晰的情况,专业布局多,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少,一些高校学科设置盲目贪大求全,学科专业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存在错位,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使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对接度不高。


   (四)缺乏自下而上的高校主动参与动力机制


   政府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其职能定位及履行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或多或少与政府职能越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高校参与度不高有关,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也不例外。


   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仍主要以行政机构为主导,以国家政策导向为主,高校本身、社会力量与中介机构参与不足。这种行政本位的资源分配方式有利于落实政府责任,但容易导致行政权力膨胀,高等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欠缺,导致高校管理“泛行政化”。另外,高校、教师、学生缺乏话语权,导致区域合作参与度和效率不高。


   四、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


   一般来说,现代国家经济增长时期会形成对于高等教育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当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时,高等教育体系就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是规模越大越好,也不是发展速度越快越好,而是需要一个与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及创新驱动相适应、相促进的高等教育体系。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带,需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内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一)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空间效应,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要提升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需要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空间效应,制定区域协同发展策略,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因此,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需进一步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利用现有高校布局空间优势,鼓励长三角发达地区着力打造“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挥带动相对落后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辐射作用,优化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和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支持高校间合作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体,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高校合作的财政支持,对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协作给予优先政策支持。


   (二)突破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壁垒,促进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长江经济带区域高等教育走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要突破当前阻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格局,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深化区域内政府间的融通合作,构建集中攻关和联合创新的新模式。形成以高校为主体,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深度融合的长江经济带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进一步促进教育国际合作,针对国家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需要,支持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鼓励本土高校与海外优质高校建立伙伴关系。


   (三)充分发挥高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


   长江经济带区域高校合作的关键在于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互动与交流,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加快构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因此,应实现区域内高校间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加强教师、干部之间的交流和培训,将其作为促进区域间高校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应完善以一流师资团队、科研平台、学科共同支撑,高校间学科贯通培养的一体化设计。支持建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互通,推动长江经济带省、市、校际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在以往的长三角教育区域合作中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应继续深入开展并扩大至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如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


   (四)促进高校学科布局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实现学科与产业跨区域合作


   当前,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仍存在着高校学科分布与产业结构不相协调,学科力量不足、科研人才储备不均等问题。如自1988年武汉光谷成立以来,作为首批国家高新区,力图到21世纪中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的目标。但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武汉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本土学科建设、科研力量流失,内外冲击导致高校学科、科研力量无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此类问题,应加快推动高校学科布局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促进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统筹协调配置,加大区域内学科力量与产业跨区域合作。搭建合作平台,鼓励优势学科专业辐射长江经济带的更大范围,构建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动态匹配、高校之间学科专业优势互补的区域高等教育总体格局,为实现高等教育与长江经济带同频共振提供专业支撑。


(本文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2期,以刊载原文为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