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沙龙 |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

时间:2020-09-25设置


2020年9月23日下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举行第24期博士生学术沙龙,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作了题为“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演讲。宏观院副院长张文明教授主持沙龙。



 朱国华老师首先对布迪厄的学术生涯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分析了个体生活经验对其批判性学术反思的影响,以及阿尔都塞、韦伯、涂尔干等思想家对其学术理论的启迪,对过往学者思想的继承使他的学术理论集经典社会学家之大成,并作为西方左派社会学家的代表人物在“五月风暴”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是其知识社会学和权力社会学的一个篇章,可以引导我们理解再生产社会结构和心智结构的机制。


朱老师认为,教育理论常常被狭隘地理解为关涉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或是用以指导具体课堂实践的教学法,而布迪厄洞悉到教育与权力、阶级、不平等、社会秩序之间的潜在联系,并据此挖掘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系统的内在秘密。他推荐了布迪厄的《继承人》《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学术人》《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学术话语:语言误解与教授权力》五部专门讨论教育系统的著作,以及涉及相关理论的《区隔》和《艺术的法则》两本著作。



接下来,朱老师详细阐释布迪厄的教育再生产理论。如果说杜威对教育进行了一个正向的阐释,那么布迪厄则深刻剖析了教育过程中潜隐的黑暗面向。布迪厄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批判路线,指出教育系统控制着文化资本的生产、传递和转换,型塑个体的社会地位,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同时,布迪厄也运用韦伯的权威理论与合法性理论,指出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间接的、文化的社会控制过程。


朱老师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例,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再生产和社会结构再生产过程,指出寒门子弟与富家子弟相比所处的劣势地位。表面上一视同仁的教育系统当中,竞争者们由于家庭熏习而预先拥有的文化资本各不相同,使他们并不真正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精英阶层的子弟所继承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转化为他们的天赋品质,保证他们在竞争中的优势位置。


朱老师分析了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一书中,教学行动、教学权威、教学工作、教育系统这四个层层递进的关键词如何构建符号系统并制造了文化专断性。他将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理论与布迪厄的理论相互勾连,对照伯恩斯坦公共语言/形式语言、限制型符码/精致型符码的概念,对布迪厄提出的两种教学方法——清晰教学(explicit pedagogy,或译外显教学)、混一教学(implicit pedagogy,或译暗含教学、内隐教学)进行了分析,指出不同阶层子弟对不同符码类型的掌握情况及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不同境遇。


从阶级习性和教育期待的角度,朱老师分析了布迪厄对统治阶级子弟、小资产阶级子弟、工人阶级子弟的特征刻画。布迪厄发现,统治阶级子弟从学校老师那里时常得到的评语是:清晰、坚定、严密、真实、敏锐、优雅、自如、有教养、富有创造力、善于解决问题等。而小资产阶级子弟虽然刻苦努力,时刻不敢懈怠以免掉队,但通常得到的评语是:小气、狭隘、平凡、规矩、认真等,这实际上是对小资产阶级典型的平庸德行的婉转表达。工人阶级子弟得到的评价往往最糟糕,无非是粗俗、蠢笨、迟钝、平庸之类。朱老师通过解释“诸多客观可能性的主观期待”(subjective expectation of objective probabilities)这一概念,分析了阶级习性对个体主观期待的影响,进一步阐释了教育系统将社会区隔转化为学术区隔,继而将社会区隔合法化的过程。



沙龙最后,现场同学与朱国华老师共同探讨了竞争与“内卷化”之间的关系、文化专断性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适用性等问题。朱老师在演讲过程中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者的独到评价,以及随口蹦出的“金句”和极具幽默感的表达,使整场报告生动而丰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