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于2021年11月6日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时间:2021-11-11设置


    2021年11月6日,“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以下简称“宏观院”)第四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本次论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共计收到了来自20多所高校近百篇的投稿,最终择优选出17篇论文进行专题演讲。


    论坛得到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编辑部、《ECNU Review of Education》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等支持;并邀请到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以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前副院长、上海市教科院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珏作专题报告。


上午场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健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吴健教授首先对大家积极参加本次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以及综合改革司的支持和指导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吴健教授指出,宏观院自成立以来就将人才培养作为其重要的职责,本次论坛以“教育评价改革”为主题,也展示了宏观院作为国家级智库机构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决心。他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有志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及思考的平台,让权威人士和决策者听到新的理念与见解,从而推动高质量的中国教育体系建设。


吴健教授

    吴健教授致辞后,由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带来专题报告。


    刘海峰教授以《高考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的最大难题》为题,对高考改革的重要性、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以及复杂性等进行了辩证而详尽的分析。刘海峰教授首先以肖清和现代版“范进中举”的例子,指出高考作为改变青少年命运的希望之路,是教育领域具有政治意义和全局意义的重要工作,但在高考改革中存在着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统一考试与选拔专才、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保持难度与减轻负担、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等一系列涉及利益群体冲突的两难问题,因而十分复杂敏感。刘海峰教授认为,高考改革必须要立足现实、追求理想,遵循考试发展规律,适应社会文化环境,同时必须具有全局观,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推行,从而令高考能够继续为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保障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刘海峰教授


    在刘海峰教授的启迪下,论坛进入第二项议程,由上午场的8名发言人带来主题报告,其报告内容分别如下。




    北京大学博士生金红昊在《新高考改革能否提升理工科新生大学学业表现:一项混合研究》的报告中,首先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指出新高考改革并未实现其改善理工科学生大学学业表现的政策预期,尤其是顶层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新高考模式下出现了学业准备弱化的倾向,而后通过对师生的质性访谈提炼出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学习行为转换两个促进新生学业准备的关键点,认为新高考改革应当推动高中课程教学模式革新,突破科目教学边界,并建立高中-大学协作培养体系。


    南京大学博士生郭仕豪在《助力建设扁平化中心架构的学术共同体——对人文社科期刊同行评价机制的思考与建议》的报告中,以“科研符码”和“科研品味”为引申论述了层级架构下学术共同体中同行评价的结构性偏好差异及其所产生的阻碍学术共同体内部代际更替、诱发功利性的“成功逻辑”等不良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议人文社科期刊能够重视科研成果的内涵评价、优化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从而对建设扁平化中心架构的学术共同体起到先导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陈文博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下的大学趋同化分析——基于“双一流”背景下学科评价与内外部资源配置的关系》的报告中,针对“千校一面”的问题,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出发,指出“双一流”建设所引发的资源集聚以及指标化的评价体系对大学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导致大学为获取更多资源而采取趋同化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优化大学评价制度与方式、调整大学内外部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发挥大学主观能动性制定特色发展方案等解决之策。


    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于孟圆在《督导工具如何推动普通高中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以<上海市普通高中发展性督导评价指导意见>为例》的报告中,认为《指导意见》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全面且有个性的学生评价机制以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机制等方面起到了推进作用,但在使用督导工具推动高中教育评价改革中仍要重视制定适宜区域的指标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校际差异以及运用好督导结果等重点,从而凸显督导工具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博士生洪茜以《博士生教育质量内涵及其演变:基于评价实践的视角》为题,梳理了不同背景时期下以学术地位、公共效率、产品市场、学习者发展作为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其相应的评价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共同利益”作为新时代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涵,指出了有关博士生教育共同利益属性的现有研究中针对博士生专门层次、努力过程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并给出了基于共同利益视角构建、应用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未来研究框架。


    厦门大学博士生季玟希在《世界大学排行榜评估指标的核心维度、问题及破解》的报告中,选取八所主流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并采用可视化社会网络图谱的形式揭示出世界大学排行榜评估包含科学研究能力、影响力考察、国际化办学以及基本办学情况四大核心维度,指出了其在科学性、全面性、价值导向、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搭建评估指标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多主体并存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学本土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等措施来构建适用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王俊鹤在《基于学习体验的澳大利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的形成、指标体系与问题解析》的报告中指出,澳大利亚针对本科生的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以优质教学、清晰目标与标注、考核合理以及学生学习体验等作为核心指标,为各大学内部质量监督工作改进以及准大学生的择校提供了参考,启发我国在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上,应当形成从“评教”到“评学”的理念转变,开发符合国情、学情的教评工具,并建立评价结果的闭环反馈机制,落实教学行为改进。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何晶以《守正与超越:探寻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多元性范式回归》为题,指出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存在单一性与多维性两种不同的路向,也存在着幼儿发展的主体诉求、教师成长的关键指标、政府部门的责任转向以及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共育等多元性价值关涉,并在此基础上提倡将各类幼儿园纳入质量评估范畴、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突出保教工作实绩以及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等协同推进学前教育质量多元性评价的可行之路。


    上午场的8名发言人报告结束后,由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方建锋,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副编审范笑仙,对博士生专题演讲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对发言人的报告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大家的研究既展示出了很强的问题意识也对选题进行了深入扎实的数据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同学们的科研事业“未来可期”。同时,两位专家也对“教育评价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有关教育评价的改革如何精准把握社会问题”等进行了剖析,使参会人员深感启发。


方建锋研究员

范笑仙副编审


下午场


    论坛下午场首先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前副院长、上海市教科院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珏,作了主题为《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监测评估》的专题报告


    张珏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长三角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教育合作与竞争的重大使命,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制由教育部牵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一市三省共同承担,响应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对于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提升长三角教育水平,进而服务国家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都有着重大意义。他进一步提到,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导向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比性为设计原则,将人的现代化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进而推动学校、教育体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旨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发挥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的监测评估则致力于监测目标的达成度,建立长三角教育现代化指数,分类分析每一个监测点的指标,并在形成结果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监测评估系统的开发,从而实现监测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与智慧化,进一步推动教育现代化、区域一体化发展。

张珏教授


    张珏教授的报告使大家更深刻地明晰教育评价与教育监测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伴随着这份余韵,下午场由9名博士生带来主题报告。



    厦门大学博士生俞兆达在《民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意识与利益协商——基于Q校的质化考察》的报告中,围绕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话题,从主体意识与利益协商的视角出发,比较了校方、教师、学生、企业四大利益立场在主体、制度、技艺、环境四大维度上的共识与分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主体实用、策略适应、自我控制和工序规约为内在逻辑的协商共建之路,以提升民办高教的人才培养质量。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杜志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如何将教育安全纳入教育评价改革议程》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安全问题具有隐蔽性强、深远持久的特点,而当前仍存在着对教育安全认识不深刻、未识别“布鲁塞尔效应”导致的教育西方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将教育安全纳入教育评价改革议程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系,将教育改革与国家政治学等学科结合,避免过度推及西方教育,警惕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教育事业中的活动,保障国家教育安全。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贾志国在《教学评价思维:新时代教师评价能力提升的助推器》的报告中,针对教师教学评价思维局限性的问题,指出教师评价能力不足主要是源于欠缺评价主体意识以及专业的教学价值知识,并从以教学评价思维训练提升教学评价能力的角度总结了实体性、实践性、关系性、直觉性、机体性这一由易到难的思维发展之路,以期深化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实现评价的增值与赋值。


    清华大学博士生潘健在《投入与产出的因果性和数量与质量的同一性: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改革的理论逻辑》的报告中,围绕合理使用量化科研指标评价教师科研绩效这一问题,以工程学的科研论文产出作为研究对象,指出高校在科研论文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量多质高、量少质高、量少质低、量多质低四种不同类型,而国际合作则起到了调节作用,同时他也指出若想科学评价教师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因果性,则需要分学科测算科研滞后周期、考虑科研投入的统计口径,并在传统统计方法之外进行创新。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郑文龙以《“代表性成果评价”:难点、痛点、突破点》为题,总结了代表性成果评价以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以同行评议为主要评价方式的核心要素,指出评价存在成果质量难以比较、学术能力难以反映、同行评议难以保证等难点,同时加剧了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与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出现学术内卷化问题,并提出以坚持代表性成果评价与分类分层评价、量化考核相结合,坚持学术质量与社会影响相结合作为评价改革的突破点。


    北京大学博士生谢心怡在《研究型大学预聘期青年教师的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及其制度机理》的报告中,从组织认同和组织承诺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预聘期青年教师呈现出世界主义者、持续承诺的明显倾向,同时也存在着其他复杂面貌,面临着科研、教学双重压力与科研单维评价之间的矛盾。她提出应加大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评价考核中的占比,并纳入对专业性服务工作的评价,从而提升教师对院校的认同与承诺,保障院系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余丽丽以《新时代教师评价新路向》为题,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重新认识和定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机械而片面的教师形象转变为新时代下全面发展的教师角色,成为有理想的德业者、有思想的研究者、有创造的实践者,同时应当树立全面的教师评价观,以促进教师成长与进步为评价目标,注重过程和诊断并且强调客观和全面的评价标准,从而营造和谐的评价文化,构筑多元的评价机制,运用灵活的评价方法,开辟教师评价的新路向。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王晨娅在《如何评价教师自主学习?》的报告中,综合认知心理学、成人教育学、工作情境的理论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教师自主学习测量工具的研究,认为应当从动机、策略、自主调控三方面评价教师自主学习,注重教师个体以及真实情境的调控作用。她提出,要倡导政策改进性评价,同时关注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从而增强教师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袁景蒂在《高校科研人才评价:理论·反思·重构》的报告中,从工具理性和对话理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当前高校科研人才评价存在的时空抽离下不成熟的系统整合、被评价者话语意识缺失以及绩效逻辑等问题导致了工具理性相对于对话理性的僭越,认为要重构高校科研人才评价,必须保证对话性评价作为前提条件,保障评价意义生成环节形成闭环,对评价主体权力进行再分配、评价规范进行再生产,从而真正发挥对话理性在评价中的作用,实现工具理性与对话理性的和谐共存。


    在9名博士生结束报告后,《ECNU Review of Education》责任编辑游蠡,以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小英对博士生专题演讲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对这9项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向每一位博士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此外,两位点评专家就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目的的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取向的解释性与改进性、研究主体的应然性与实然性,以及研究所依据的从项目验证、情景匹配、系统论证到社会选择的评价理论层次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给予了博士生们深刻的启发。


游蠡责任编辑

林小英副教授

    点评过后,论坛进入了尾声。闭幕式上,宏观院执行院长柯政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柯政教授首先对本次论坛中报告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予以了肯定,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宏观院举办本次论坛的背景与期望。他指出,宏观院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使命,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为国家培养一批致力于宏观教育政策研究的优秀青年学者,从而为解决教育评价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柯政教授表示,后续宏观院将推荐有继续研究潜力的项目予以资助或发表,并鼓励同学们和与会专家进行更多密切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最后,柯政教授也对各位发言人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聚焦各自研究的主流领域,并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根本目的,力争对国家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柯政教授


    从2018年至今,论坛主题涉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新时代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以制度建设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今年的 “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我们可以看出,宏观院始终站在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战略高度,以国家教育发展的全局观来探讨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研究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


宏观院举办的全国博士生论坛更是为有志于从事教育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研究和思考的平台,使年轻学者能够发出自己的学术声音,同时也令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听到年青一代的新理念、新见解,真正体现了宏观院作为国家级智库的平台作用。


宏观院在未来将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博士生论坛,使更多青年学者能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也将进一步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发现人才。


返回原图
/